——關于抗病毒藥物和疫苗的話題
●
王璐丹
編者按:從艾滋病、丙型肝炎、流感等疾病相關病毒,再到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,人類一直致力開發針對它們的疫苗和抗病毒藥物。但是病毒獨特的結構和增殖方式,讓藥物研發面臨天然挑戰。數十年來,強有力的病毒“殺手”依然很少。迎戰不斷變異的病毒,究竟該如何“制敵”?
誰才是地球的“原住民”
自人類祖先誕生在這個星球上,我們和病毒起碼已經打了25萬年的交道。但如果把25萬年比作1天,人類是在最后1分鐘,才開始認識這位老對手。
1918年大流感暴發時,醫學上尚沒有有效應對病毒感染的措施,人們甚至不知道流感是由病毒引起。隨著1937年第一臺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問世,生物學家才第一次看到病毒的真容:這些屢次讓人類成為手下敗將的家伙,構造簡單得甚至無法“獨立”。
“病毒一般由兩種物質構成,即蛋白質衣殼包裹核酸遺傳物質(DNA或RNA)?!焙颖笔∷帉W會藥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、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西院區藥學部主任劉煥龍說,和細菌不同,細菌還屬于我們可以理解的單細胞生物,能夠獨立完成所有生物功能,而且有細胞壁,而病毒卻算不上真正的生命。
多數細菌可以獨立生存,并且能夠進行新陳代謝,它們分泌的毒素會導致我們產生發熱等生病的癥狀。但病毒沒有獨立的代謝和能量轉化系統,只能侵入其他生命體的細胞,借助細胞加工遺傳物質才能繁衍。
萬萬沒想到,這些構造簡單的家伙,卻是地球真正的“原始”居民?!安《臼撬猩鷳B系統的重要部分,我們呼吸的氧氣很大一部分是在病毒的幫助下生產的,地球的溫度和病毒的活動息息相關?!鄙踔劣锌茖W家發現,人類有8%的DNA來源于病毒。
“胎盤的進化就來自病毒的貢獻,如果沒有病毒,我們可能都沒法‘出生’?!笨茖W家認為,大約1億年前,哺乳動物的祖先感染了一種病毒,這種病毒把抵御免疫系統攻擊的能力轉移給了哺乳動物。胎兒的血型、基因與母親不同,卻可以免受免疫系統攻擊,就是因為胎盤擁有了欺騙免疫系統的能力。
據有關報道,一個人一生中,要被500-600種甚至1000種不同的病毒攻擊。
進入體內的病毒,實施打擊只需幾步:首先,吸附和注入宿主細胞。接下來,利用宿主細胞進行蛋白質和核酸的復制,并制造病毒外殼。第三步,將組裝好的病毒核酸和外殼從破裂的細胞中釋放出去,感染新細胞。
“每種病毒的攻擊目標和方式不一樣,一些病毒攻擊表皮細胞,會留下疤痕,而真正對人體造成致命打擊的,是在人體內部器官進行復制的病毒?!睂<医榻B,比如新型冠狀病毒,它是一種危險的呼吸道病毒,表面有很多凸起的刺突蛋白,它能利用這些蛋白依附并進入人體細胞?!按掏坏鞍妆痪厶前?,而這些聚糖就像盾牌,可以掩護病毒,幫助它們躲開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?!?/span>
“人們總喜歡用抗生素來治療各種傳染病,但抗生素的作用機理是通過破碎細胞壁,從而使細菌滅亡。而病毒沒有細胞壁,所以無法用抗生素去消滅,況且它還有極強的自我繁殖能力,導致人類對病毒束手無策?!眲堈f。(待續)